日光温室是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设施类型,由于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一般不需要额外辅助加温即可实现喜温果菜安全越冬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产效益,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日光温室已经成为保障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鲜食蔬菜的稳定供给、农民经济收入持续提高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是充分发日光温室优越光热性能的前提,
一般冬季室外特别冷,什么东西都长不了,那为什么日光温室在冬季还能够进行正常生产,而且还不需要额外的加温呢?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日光温室大棚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夜间也是靠白天室内蓄积的太阳辐射热量来维持室内的温度。它之所以能够不需要加温实现冬季正常生产,主要是和它的结构有关。一个标准的日光温室是由保温蓄热的后墙、顶部北侧的保温后屋面、南向采光屋画、昼开夜盖的保温被构成。它的原理就是白天打开保温被,让太阳辐射尽可能多的透进温室内,使室内气温迅速上升并将热量蓄积在后墙和地面的土壤中,傍晚的时候,气温下降,关闭保温被减少热量的散失,并且靠墙体和地面土壤缓慢释放的热量,来维持室内的温度。一般情况下,规范的日光温室能够维持室内外20-30℃的温差,所以能够保障在不额外加温的情况下,实现果菜的正常生产。由于日光温室克服了连栋玻璃温室能耗大的问题,目前像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也在模仿、研究我们的日光温室,这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温室产业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
日光温室起源于辽宁的海城地区,在上世纪30年代,海城地区出现了“一坡一立式”,即一面坡加立窗的日光温室来生产新鲜蔬菜。自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直接推进了日光温室结构的发展和升级,将前屋面由折线形改为拱圆形,这个时期的典型结构类型有“感王式”和“鞍山型”,这两种温室的保温性能都很好,但是室内柱子很多,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在上世纪90年代,在山东地区和辽宁地区分别出现了以大跨度、厚土墙、地面下沉为特征的“寿光型”日光温室;和采用蓄热砖墙外加保温板的辽沈型日光温室,目前各地推广的日光温室大部分都源于这两种类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北方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起来,极大地缓解了冬季蔬菜的供应,广大农民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日光温室功不可没。日光温室主要是寒季生产的保护地设施。建造的场地适宜、方位有利、构型合理,温光效果才能好,这是获得良好的设施性能和高效益栽培的前提。
寿光型、辽沈型、鞍山型,这日光温室有好多类型啊,怎么分类呢?
什么型都是当地农业生产者自己起得名字,从专业角度上来说,我们基本按照日光温室的受力骨架类型和墙体材料类型上来进行区分。从受力骨架类型上,可以分成竹木结构的日光温室,就是用竹竿作为温室前屋面骨架;钢结构的日光温室,就是用钢筋、钢管焊接成桁架结构或者用几字钢等薄壁型钢作为温室前屋面骨架;钢木混合结构的日光温室,就是用钢结构和竹木结构混合使用作为温室前屋面骨架。另外就是从墙体材料上,可以分为土墙结构的日光温室,就采用挖掘机或干打垒的方式,用土砌筑日光温室的后墙;砖墙加外保温结构的日光温室,就是采用复合砌筑的方式,砌筑砖墙外贴保温板的形式作为温室后墙;以及发泡混凝土、聚苯乙烯砖等新型保温材料砌筑的日光温室。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看,采用装配式热镀锌钢骨架作为受力结构,采用复合砖墙作为温室墙体的日光温室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